第十一章
马车缓缓行驶,萧锦年和苏老太傅因为科举一事,提前离开了面摊。
萧锦年抬眼就见老太傅满面愁容,花白的头发更加的刺眼。虽只有短短几日相处,但萧锦年很喜欢苏老太傅。
苏元应一身清骨,品行端正。一路从寒门爬上高位,靠的是一腔热忱。当年金榜题名,高中榜首后,有多少达官显贵想将女儿嫁给他。
但他都一一拒绝,将在老家的结发妻子接来京城。这一举动消了一部分人的心思,可有些商人和小官依旧不放,正室不行还有妾室,不嫁女儿可以买个漂亮的女人送,区区一个乡野村妇,难道会是阻碍?
苏状元还能抵挡住诱惑不成?
他还真抵挡住了,并对外直接说此生不再纳妾。他的妻子是乡野村妇不错,可也是他的青梅竹马。自幼家贫的苏元应,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及冠之年,母亲病逝。
是他的妻子给了他走下去的力量,是他的妻子卖命为他筹集钱财进京赶考。
往后的日子里,他也是想与妻子安稳的生活。可惜天不遂人愿,多年劳累,苏夫人久积成疾,几年后便撒手人寰。
幼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苦难像是刻意针对,专挑一人降落。
萧锦年在心中反复念着这三个字,理智来说,科举之事就此按下,是目前的最优解。
苏老太傅从自己的情绪中走出来,看到小皇帝焦躁的神情,微怔片刻后无声叹息。
萧锦年并不知道苏元应到担忧,人命关天,他意已决。不管最终能不能挖出科举舞弊案,被抓的顾举人一家,他也得想办法救出来。
———
凌霜闪身进入密室,在他进去之后,石壁再次转动,关了起来。
历来霍家的家主都是智多近妖的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绝对的理智,理智到不近人情。行事唯一准则,就是快速高效解决问题,可以不择手段。
都说死人不可比,可有个孩子傍身,比不比的,都已经是赢了。
叹息声起,多少心酸无奈吐露,苏元应生出倦意,做出妥协,“陛下,科举一事,罢了吧。”
罢了吧。
此番回京,萧锦年知道霍烬给了一处宅院给苏老太傅暂住,可他拒绝了。
他走过长长的甬道,脚步声轻的几乎听不见,甬道两边的石壁上悬挂着烛台,上面的粗长的蜡烛正在燃烧,积下厚厚的一层蜡油。
在苏元应丧妻后,又有不少人因他位置越来越高而再次动了将女儿嫁给他做续弦的念头。
可若就这么放任,待日后提醒霍烬去查,定是为时已晚。顾家一家如今已被关在狱中,等霍烬登基,他们怕是早就尸骨无存。
只是,眼下并非最佳时机。
科举舞弊一案,深的连系统都没有检测出来,纳入世界线之中。他即便是想查,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当初霞安城水灾一事,就已经可以感觉到他在朝中无人可用。
在道路的尽头,有一扇巨大的铁门。凌霜摸索着铁门边的暗格,用力的按下。由于铁门异常沉重,开启的速度要比石壁慢许多。
住所条件虽不好,可苏老太傅觉得心安,他并不喜欢接受他人之物,若真住进霍烬那所雕梁画栋的院子,怕是会夜夜难眠。
不管怎样,亡妻没有为苏元应诞下子嗣,若是他们的女儿嫁过去再生个一儿半女,那岂不是直接压过亡妻一头。
“陛下,科举之事暂且压下,等你羽翼丰满,再议不迟。”苏元应是真心劝阻,与其让小皇帝找霍烬帮忙,不如先压下,时光掩盖不住罪恶,真相迟早会大白。
因此他自己那点俸禄分了好几份花,落在自己身上的没几个铜板。
谁知道,这苏元应又对外说,此生不再娶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