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抖音书院douyinshuyu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唉,陈氏。你那鸡又跑到这儿来了。”
正在田间除草的李老伯遥遥的喊着远处的一个妇女,他身边几只肥硕的母鸡正探头探脑的捉着地间的虫子。
陈氏和几个跟她同等身材的妇女,正赶着几百只鸡进入南星试种棉花的实验田里。
是的,东汉是有棉花的。这也是南星无意之中,从她的学生摘来的花里头发现的。
将这件事放下暂且不提。
李老伯站在田头上唠唠叨叨的八卦。
其实最开始他也不愿意看管试验田,总觉得这不是一个正事儿。但后来少主实验出的高产粮被推广到了庄子上的所以地里,全庄的粮食出现了有一次新高。李老伯才发现原来实验田,可有这样的大用,才喜笑颜开的认真完成这个差事。把物看得想他眼珠子一样宝贵。
一开始有几只小鸡仔跑到实验田里的时候,他还非常生气的跟防贼似的,生怕陈氏养的这些家禽,糟蹋了少主的实验物。
“
最近这鸡可长得真不错,不知道我那工分再攒两天说不定就又能换一只鸡了。我们家儿媳妇快要生产了,可得给她补补身子!”
陈氏走过来,两手抱住跑丢的鸡,跟着李老伯闲聊了一阵,“前阵子少主还让我们用人工去孵鸡蛋呢!这鸡的长势也越来越好了,就是光供咱们学堂里那百十个孩子的每天一个鸡蛋,都绰绰有余呢!”
“阿娟,阿娇那两个孩子也是个能干的,读过书就是不一样。你看干活多利索。”
李老伯看着跟着陈氏一起赶鸡的两个小女仆,感慨的说。
“现在这世道我听我可听说了,税越来越重。也就是有个豪强世家的主子,才能过上几天太平日子了。”
“哪还有像咱们少主这样心善的主子呀,天天让那些孩子吃的满嘴流油,咱们也吃上了饱饭,隔三差五能在食堂尝尝肉了。”
阳光洒在田野里的,风轻轻的吹过,大田里正长得好的物,枝叶互相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但转瞬有给干活的号子声和家畜们的叫声所淹没。
陈氏扬起手中的长条,赶着鸡群向大豆地和果林的方向走去,那里才是这些鸡应该去的地方。
过了林场就能看见一道细密牢固的篱笆墙,篱笆不高拦不住人,但是鸡群就不要想着再往外跑了。
此时已是正午时分,陈氏带着自己身后正跟她学习养鸡的两个小女仆来到了一处高院之内。
守门的是护院,三人拿出自己的身份证给护院检查,又在门口的通行记录上写了自己的名字,这才进去。
进了门就能看见,被石灰粉刷一新的墙面,几乎一尘不染的院落,他们熟门熟路的走到了一间经过改造的大仓库,先走到水井旁,用干净的水洗了手,这才推门进去。
一踏入房门就能闻到食物的香气。
这间经过改造的仓库,是南星去年新修的食堂。
本来南星是不打算给佃户们建食堂的,但是因为曲辕犁的推广,需要种地的人手减少,更多的佃户选择给南星做工,然后换取工分。
时间一长,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上工,大家也不愿意在家里做饭。听说南星给孩子们的食堂伙食不错,所以佃户们就将自己的意愿告诉了管事。
南星在听到管事的汇报后,觉得他们在食堂吃饭也便于管理,而且可以节省不少粮食,于是大手一挥,就在庄子里头盖一个大型的食堂,供佃户们吃饭使用。
现在大部分佃户的午饭都是在食堂解决了,只有晚餐才有时回家自己做。
这里吃的是大锅菜,不管是南星的贴身侍女绿水,还是唐管家,或者是那些大小管事,还是小到佃户,或者甚至奴仆,都吃的是一模一样的菜,需要的工分也一样。甚至有的时候南星不想等小厨房做饭,也会来到食堂吃。
正在上学的孩子每天早餐可以加一杯乳酪和一个鸡蛋,虽然大部分孩子都不太愿意喝。体力消耗巨大的护院以及55岁以上的老年人晚餐的时候可以多要一个鸡腿。
如果不打算在食堂吃,每人可以带走一份。
每日的菜色和所需工分会在食堂门口的木板上写明,一切都公开透明。
陈氏带着两个小女仆在今天的签到簿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走到了要打饭的地方。
南星同样要求他们在吃饭之前背诵一下家规。
陈氏、阿娟、阿娇三个人很快也非常熟练的一次性背诵完毕。其实在吃饭的压力下,整个庄子已经很少有人不会背家规了。
再过些日子,南星大概就不用再检查了。
“啊,刚好不用我去找你了。”
在后勤工的一个小管事,看见陈氏后端着餐盘走了过来。“少主让我告诉你,要是今后每日有剩下的鸡蛋,就都腌成咸蛋吧。”
“吃完饭之后拿着你的身份证到我那儿去登记一下。每月做好鸡蛋的统计,然后我再分盐给你那里。”
经过不少日子的发展,佃户们打工也有了自己独有的部门和所属部门的工证。在进出坊,工地的时候要出示登记。陈氏负责的是养鸡场,现在已经算是鸡场主管。
庄子里大部分的主管,都跟着南星学了几天识字,所以管事此时统计的要求,原本应该不识字的陈氏并不为难。
“明白,谢谢张管事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