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书院

第69章 铁券

寡欢太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抖音书院douyinshuyu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标来的也快,在门口站了一下,看到这群人时,心里也就有了数。

国事繁多,匆忙之间,朱标都快忘了这件事。

直到李景隆跑来请他,朱标才起了印象。

“儿臣参见父皇。”

地上趴着徐增寿,还有徐达跪在旁边。

朱标行了礼,就去扶徐达,“魏国公,您起来说话吧。”

徐达颤巍巍的起身,“臣多谢太子。”

朱元璋干咳几声,“这事儿你知道?既然知道,就别藏着了。

让外头的人,都进来。

咱倒要问问看,是谁起的头。”

虽然是分了佃农,也给了耕地。

但耕地这种东西,谁也不会嫌多。

凤阳那么多的农户,只分了其中一部分为各家的佃农,其余的与普通老百姓无差。

凤阳的佃农,需要养着皇家。

而普通农户,则是上税至户部。

“儿臣知道的,都察院将此事报与儿臣时,儿臣就命曹国公奉旨去查。”

朱元璋点点头,又问李文忠,“你查出个什么来了,到百姓嘴里,你曹国公成了和魏国公沆瀣一气了。

百姓告状,却告不得一个好。”

李文忠连忙解释,“皇爷,臣去凤阳之后,发现凤阳一地,乃至整个淮西。

皇庄或是私庄底下,都是种不得庄稼的坡地、荒地。”

“您当时划分给诸位大人的佃农们,无地可耕。

他们既要交税,又要养活自家人。

无地可耕,却是断了他们的生路。

于是,臣做了这个主张,让其他农户们,分出几块地来。”

这个方法,说对也对,说错也错。

无论于公于私,李文忠似乎都没做错。

凤阳,多皇庄。

整个凤阳一府,半数农户是在养活皇家。

绝了佃农的生计,那送入皇家的所用,就会大打折扣。

优先保证皇家所用,李文忠做的不错。但可用耕地,一共就那么多。

多数为皇家所用时,那百姓留下的就会变少,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税。

所收变少,所出却不变。

长此以往,百姓自然活不下去,便要和官府争地。

朱允熥听着这些,脑子里想到了永乐四年时,为了保证《永乐大典》和朱棣的几次北伐,朝廷不得不加收农税。

百姓安定,加几毫的税,自然也无碍。

只是,加税到了山东、河南二省。

恰逢黄河决堤,百姓流离失所,耕地被淹。

朝廷,也只是取消了新加的农税。

没了耕地,税却未减,最后生起了民变。

只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皇爷爷,百姓若不是走投无路,也不敢和官府抗争。”

朱元璋听着点头,“熥儿说的对,佃农无地可种,你上一道折子,咱免了就是。

。”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炮灰的人生2(快穿)》《馥欲香片》《末世第一狠人》《成为雍正妹妹之后》《全民星海时代》《天倾之后》《炮灰的人生2(快穿)》《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在北宋当陪房》《我以机缘觅长生

新书推荐

大明公侯最终反击三流书童医入白蛇五代十国一儒生无赖帝师明末第一强藩贼三国从来没有的帝国宣和画卷非洲帝国娶个毛妹当老婆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异域人生唐时归明风万里虚拟战线樱花下的血刀纪元1701汉家日月晋枭混在蜀汉当皇帝宦海风流大汉昌邑王大明小官人异域纵横记三国之蜀汉复兴汉室可兴大明至圣大唐西域少年行猎明淘宝大明明末龙腾大明之帝国再起大国崛起1857乱世妖娆王乌衣天下三国云飞扬宗明天下战国修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