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烂的肉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抖音书院douyinshuyu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稍微等一下。”朱常淦叫住了宋应星,“急也不急这一会儿,一会儿我们专门讨论需要你们兵仗司改进的东西。”
宋应星闻言只能压下心中的火热,老老实实地坐回原位。
接下来就是各人对这从战役的总结以及改进办法。
李邦华提到一点,“陛下,火铳兵的威力确实很强大,但近战能力太差,一旦被鞑子近身,死伤必然很大,所以这一点亟待解决。”
“火铳兵死伤的32个人,就是因为被鞑子的五匹马冲到了近前,给砍死的。”
朱常淦点头,“那大伙儿就说说,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弥补火铳兵的近战劣势?”
有了之前的氛围打底,众人也敢说了。
有的说背一杆长矛,有的说背一把刀,有的甚至说在将刀子绑在火铳上。
朱常淦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着,忍不住点头,方向是对的,“朕也给你们一个思路,你们可以和宋司正好好研究一下。”
刺刀。
一寸长一寸强,后世的刺刀之所以被小鬼子大量使用,不是没有原因的。
相比于抗日神剧里面,大刀队吊打日本刺刀队的情景耳熟能详,但真正的情况却是刺刀的战绩远超过大刀。
相比而言,枪矛更厉害,但火铳兵他们需要快速机动,还需要填装弹药,背着几米高的长矛,无论是重量、长度、灵活度上,反而会会拖累热武器的战力。
而且刺刀是刺击,对于技术的要求低,却是致死率最高的攻击动作。
借用李云龙的一句话,有刺刀谁想用大刀,我还想一人一挺机关枪呢!
“为了防止刺而不死,我们可以采用三棱军刺。”朱常淦画了一個图出来和宋应星讨论。
然后又和众将讲了一下,刺刀的训练之法。
有了皇帝的抛砖引玉,很快将领们也一个个放开了,将自己在战场上武器装备,战法中的不足给讲了出来。
而其他人也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气氛一时之间变的火热。
“打仗要靠你们,也要靠朕,但归根结底还是靠你们。”这时候的朱常淦却是起身,朝着外面走去,自己能做的就是给他们开个头。
王承恩跟在后面,看着在前面的皇帝,目光如火炬一样明亮,却怎么也看不透皇帝,喃喃道:“陛下真的是当初那个陛下?”
可当他想到晚上那个犯病之后的皇帝,又不由叹了一口气,“或许陛下犯病,也不全然是坏事情。”
与王承恩相同念头的还有一个人,
孙承宗。
他看着皇帝离开的背影,以及一群正在讨论的武将,叹然道:“武将崛起,不可避免了。”
“孙阁老,武将崛起,恐对我等未必是好事啊!”杨嗣昌却是忧心忡忡道。
“那可未必。”
“孙阁老难道就一点都不担心?”杨嗣昌再次试探地问道。
孙承宗叹了一口气,“都是历史在重复,但其实它从未重复。商朝以经商立国,所以想着的将版图扩大,北面的大军还在开疆拓土,结果被周朝给偷了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大明:嘉靖修仙啦》【新思路客小说网】《万人嫌断情绝爱后》《神农道君》《文明之万象王座》《游戏搞到一个亿》《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重生之长孙皇后》《神话版三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