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抖音书院】地址:douyinshuyuan.com
朱常淦举起手中的酒杯,“诸卿,朝廷大计,朕就指望你们了。”
“陛下,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
50个团练大臣一个個跪在地上,激动的面红耳赤。
要知道他们之前在朝中只是闲职,因为朝中没有势力,所以一直无法升迁,可现在陛下直接将他们官升三级,并且加副总兵衔。
这是什么?
这是荣誉。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们升官的同时,还可以守护家乡,更可以趁机提携自己的子侄、兄弟、朋友,所以他们之中大部分人还是很兴奋的。
哪怕权力很小,没有粮饷。
哪怕只是协助地方督抚办理团练,对于这些永无出头之日的官僚和地方的乡绅们来说看,相比粮饷来说,他们更在乎是功名,是名声。
所以当朱常淦提出兴办团练的时候,官员之中报名者甚众。这五十个便是经过好几轮,从四百多个里面选出来的。
后世,嘉庆年间,白莲教在全国盛行,八旗和绿营无法抵挡。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采用了坚壁清野与团练的方法,才最终平定了白莲教。
朱常淦要的就是他们配合作战,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不是将他们训练成为正规的军队,如湘军那样,尾大不掉。
至于武器,同样的也是让他们就地取材。
如果他们舍得花钱的话,也可以向各地边造局购买,只不过质量什么的,就无法保障了。
“东厂会派人和你们同去。”朱常淦怎么可能不派自己人去?
除此之外,他还确定了军歌和军礼。
精忠报国!
所有的将士,除朝觐拜谒外,统一行举手礼!
不仅要在勇卫营、京营、白杆兵里面推广,他们这些团练同样也要进行推广。
……
勇卫营、京营、白杆兵在京城休整了两天,便再次忙碌起来,将粮草、弹药等搬上车辆,准备再次出征。
因为鞑子的还没有消灭,依然在大明的土地上
兵仗司、兵部同样也跟着忙碌。
两天的时间,一万四千匹马已经分给各营,骑兵的兵力一下子翻了差不多一倍。
除此之外,因为三大营打胜仗的消息传出,京畿地区突然涌起了一股报名参军的浪潮。
三大营分别录了2500人,1800人,800人。
不仅补足了之前的人员,还多了五千人。
“报,清军并未朝着京师而来,兵合一处,还在通州。”
锦衣卫的军报一封封的传回来,汇总到了军机处。
皇帝、孙承宗、杨嗣昌、曹化淳、李邦华等人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如陛下所说,鞑子没有如期抵达京师附近,反而合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