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襄王朱翊铭看着被下人给带回来的崇祯,叹了一口气。
他看了榜单之后,终于弄明白了崇祯的为何发怒。
“父王带你去一个地方,你就明白父王和究竟有没有骗你了。”
他带着崇祯来到知府的府衙。
崇祯本不想进去,但奈何被襄王拽着,而且府衙前面人来人往,被人看着脸色通红,恨不能地上有个缝隙,一头扎进去。
等他进去,才看到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回头看到襄王府的人,一個个脸色难看。
襄王告诉他,“这些就是和你一同考试被录取的童生。”
“他们?”崇祯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些脑满肠肥的纨绔子弟,再次问道:“他们是这这批录取的童生?”
“没错,这就是来谢礼的童生。”襄王指着站在前面的两个人说道。
“那是刘员外的傻儿子,他平日里出入青楼,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除了会吃喝玩乐,唱曲儿,他竟然是甲等第三名。”
“吾麒麟儿,难道还不如他吗?”
襄王又指了指左边数第五个,“那个是卢炳胜的二儿子,他是甲等第五名,话都说不利索,14岁了还尿床,别说写文章,就是说一句完整的话都费劲。”
“还有那个,甲等第二名,柳……”这回不等襄王说话,崇祯的额头上的青筋就暴起了。
因为他认识这个人,正是之前县试时候遇到的那个作弊的公子哥。
此时也看到了崇祯,阴鸷地盯着他们两人,似乎还在记仇。
到了此时,崇祯对于襄王朱翊铭的怒火豁然一下子全消了。
是啊,他们这种货色都可以甲等前三,为什么自己不能是府案首?!
他喉结滚动了半天,艰难的问道:
“府试要五个人担保,而且学生之间他们也需要担保,考试之前也都经过了严格的搜查,他们就不怕上面有人查吗?”
“上面来人查,也无非是多花一点银子罢了。”襄王朱翊铭叹然道:“下面的县试和府试就是这种现状,到了乡试会好许多,参加考试得有两个廪生作保,而且乡试的主考官是陛下委派。”
所谓秀才要参加秀才的等级考试,岁试之后,优秀者定为廪生。
是可以有津贴的,一个月四两的样子,许多人会珍视这个名声,所以在作保的时候,也会谨慎一点。
廪生有名额,府、州、县大概是40、30、20个。
超过这个名额叫增生,如果增生缺额,其他秀才被称为附生。
“大明竟然糜烂到了如此地步……”崇祯痛心疾首地看着眼前这些歪瓜裂枣,浑身有些颤抖。
连科举考试都到了如此地步,那其他方面呢?
他不敢想象。
崇祯突然觉得科举好像无用了?
他的眼中突然变得迷茫、无助。
襄王似乎看出来什么,走上前来,拍着他的肩膀,“吾儿岂可灰心,你得这样想,也正是因为如此,你才更加的奋进,为改变大明而努力。”
“为改变大明而努力?”崇祯听着这句话,浑身猛地一震,喃喃道:“对,为改变大明而努力……”
他抬起头,眼眶发红,声音哽咽地道:“父王,我和你一起进京,到京城参加乡试!”
在襄阳府经过了两次考试经历,让他只想进京。
到京城参加乡试。
至于不是本地生源的问题,他可以先加入京城的国子监,有了监生的身份,就可以参加京城的乡试。
如今的国子监,每年都招不满人。
让各地举荐,也总是被推脱,自己如果自荐前往京都国子监,必然不会被拒绝。
京城的乡试总不会再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了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