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转载请注明来源:抖音书院douyinshuyuan.com
第397章
封侯,维新侯!
坐在上首位置的刘彻见着群臣纷争结束,一切尘埃落定,殿内重归安静。
重新坐下的众人将目光投向上首。
虽然他们明白察举制的推行实施不可逆转,但常规的过程还是要走的。
察举制的实施是项大工程。
它涉及到整个大汉的选官用官制度,甚至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朝堂的格局。
因此将这项制度确立下来,必须得有刘彻清楚的旨意。
而且后续的安排不仅仅是一两道圣旨就可以解决,整个过程会涉及到大量的人事变动,或许会有无数权贵在这次的变动中失去权势,又会有无数的新兴势力因此崛起。
意识到到这点,殿内群臣的呼吸都不由得放低下来,紧张地等待着刘彻开口,想知道谁人可以从这次的变化中,率先受益。
眼睛微微眯着的刘彻显然心情极好,笑着开口道:“刚才陈议郎的诸多言语,大家应该都听清楚,听明白了吧?
察举之法,有利天下贤才,有利大汉官场风气。
至于这些被推举的贤才呢,自然是有专门考核他们的才能,帮助他们学习的机构,朕将其命名为‘太学’。
而这太学之长,乃是比两千石之官。
恰好陈议郎在赈灾时表现优良,立下功绩,又在御史部兢兢业业,得到阳夏侯与淮阴侯二人颇多赞赏,赵大夫对他亦是赞不绝口。
故而朕觉得他很合适这个位置,你们觉得呢?”
话语落下,不少人偏过头去,望向正安静坐在角落里的陈洛。
此可谓“一朝得道”啊!
按照刘彻的说法,这太学与察举制存在极大的关联。
那些被察举上来的贤才,先得过了太学这关,方可出仕。
若是坐在太学之长这个位置上,想要贪腐的话,真是随随便便的事情。
每个被推举上来的贤才,让他们每逢节日,送个一两百铜钱给“师长”,以贯彻尊师重道的礼仪,不过分吧?
太学有三五百学生,每岁又有六七个节日可以收礼。
合理合规的“礼物”,就至少有两千贯铜钱了。
如果再走歪门邪道的话……简直想都不敢想。
一时间,不少人咽了咽口水,这太学之长的位置,比他们想象得更香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