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间志》转载请注明来源:抖音书院douyinshuyuan.com
第一章
宜宾码头的铜壶密码
宜宾码头的吊脚楼在江雾中若隐若现,十六岁的张狗娃蹲在青石板上,用竹片刮着鞋底的泥浆。父亲张麻子的旱烟杆在茶馆里磕出三长两短的节奏,铜壶里的沸水冲开盖碗,水面浮着七颗枸杞——这是袍哥"七星阵"的暗号。茶馆梁上的灰簌簌落下,在狗娃的补丁棉袄上积成细碎的白斑。
"狗娃,把这包东西交给刘五爷。"父亲将油纸包塞进他怀里,油纸边缘渗着暗红血迹,"记住,路上遇到青帮的人,就唱《苏三起解》。"
张狗娃沿着岷江大堤奔跑,腰间的竹篓里装着染血的黄表纸。江风卷着辣椒粉的气息,混着码头上搬运工的号子声。远处传来青帮的哨声,他扯开嗓子唱道:"苏三离了洪洞县......"突然被人拽进芦苇荡,弯刀抵住咽喉时,他看见对方胸口绣着的"义"字刺青——那是用靛蓝与鸽血混绣的,在暮色中泛着诡异的光泽。
"是自己人!"那人松开手,"刘五爷在翠屏山等你。"他掀开衣襟,露出腰间缠着的导火索,"带着这个,给弟兄们壮胆。"
第二章
翠屏山的歃血盟誓
关帝像前的香烛在风中摇曳,刘五爷的弯刀划开黄表纸,露出下面压着的鸦片烟土。三十六个汉子赤膊跪地,后背的刺青在火光中扭曲,像群挣扎的困兽。刘五爷将刀尖蘸血,在张狗娃手臂上刻下"义"字,鲜血顺着刀锋流进提前埋好的竹筒——这是袍哥"血书盟誓"的古法。
"记住,这竹筒要沉到岷江最深处。"刘五爷将竹筒递给张狗娃,"若有二心,就让江底的石磨碾成齑粉。"
当夜,张狗娃梦见岷江泛滥,无数黄表纸随波逐流,每张都写着"仁义礼智信"。他惊醒时,发现父亲正用烧红的铁签子烙烫自己的刺青,将"义"字周围烫出焦黑的疤痕:"江湖险恶,刺青要刻进骨头里。"
第三章
嘉定桥的铁索枪声
嘉定桥的铁索在暴雨中发出呜咽,张狗娃(此时已化名张啸天)的右腿被铁链捆在桥墩上。刘文辉的副官用马鞭抽打着他的脊背,皮开肉绽处露出"义"字刺青的轮廓。
"说出鸦片藏在哪,饶你不死。"副官的枪管抵住他的太阳穴。
张啸天吐出带血的唾沫:"袍哥的规矩,只认关公不认官。"他的目光越过江面,看见父亲带着兄弟们推着装满火药的木筏驶来。当第一声枪响划破夜空时,他的左手悄悄摸向藏在鞋底的刀片——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银簪改的。
第四章
雅安茶馆的生死棋盘
雅安城的茶馆里,王秀兰将青花瓷碗摆成"北斗阵"。刘五爷的铜水烟袋磕出暗号,她掀开碗盖,水面浮着的茶叶拼成"红军"二字。茶馆梁上的八哥突然扑棱翅膀,惊落梁上的灰尘,恰好落在"军"字中间,变成"红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一分零二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抖音书院douyinshuyu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